特医饮料冒充黑龙专项整治固体开展江省全面食品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纪祥勇记者刘传江)《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黑龙从5月15日起,江省该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固体饮料等普通食品冒充特医食品行为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全面重点检查企业名称中含有“生物”“科技”“医药”“营养”等字样的开展,获证类别为固体饮料等食品的固体食品生产者及面向老年、病弱群体的饮料“保健”类店铺等食品经营者。 据介绍,冒充近期,特医湖南省一母婴店将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销售给牛奶过敏儿童,食品涉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消费欺诈的黑龙严重违法行为,引起了全社会的江省普遍关注。为切实保障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固体饮料、开展压片糖果、固体代用茶等食品专项整治的通知》,明确了两大整治对象和四类违法违规行为,并从“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自查”和“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两个方面提出了8项具体整治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工作要求,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连夜进行安排部署,决定自5月15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固体饮料等普通食品冒充特医食品行为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并向全系统紧急印发了相关通知,要求各市(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站在讲政治惠民生的高度,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加强领导,聚焦食品生产、食品经营和特殊食品生产经营等环节,以问题为导向,在全省范围内切实开展好此项工作。 记者了解到,黑龙江省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涵盖“食品生产环节监管”“食品销售环节监管”“特殊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管”和“食品经营者经营行为监管”等4个方面内容。主要以企业名称中含有“生物”“科技”“医药”“营养”等字样的,获证类别为固体饮料等食品的食品生产者及委托生产者,母婴店、医院及其附近的食品销售单位、相关食品生产者、直销网点、线上销售渠道以及面向老年、病弱群体的“保健”类店铺等食品经营者为重点检查对象。以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备案的特殊食品;生产经营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非食用物质、药品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食品标签、说明书明示或暗示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及保健功能,利用包括广告、会议、讲座、健康咨询在内的任何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利用网络、会议营销、电话营销、直销等方式违法营销食品,将普通食品与特殊食品进行混放销售、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食品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整治内容。通过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全面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婴幼儿饮食安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指数午后震荡回升沪指平收 煤炭、电力板块领涨
-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2—2023年度消费监督典型事例”选树结果
- 医保“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发布 门诊慢特病跨省费用直接结算病种将扩围
-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
- A股继续暴涨,多个券商App又被“挤爆”
- 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47.51万家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剩菜盲盒”经营者应务必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 中消协公布2023年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与汽车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新能源车问题“花样”多
- 团宿松县委开展“朝夕共腊八•赤诚爱老心” 志愿服务活动 宿松新闻网
- 《2023消费费维权舆情观察报告》显示:假日经济复苏带来消费纠纷舆情增多
- 销售无证生产的药品 刑拘又罚款
- 两部门携手打击非法金融广告
- 2023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将启动
- 温达美源染发膏等46批次化妆品不合格
- 中国消费者协会评出“2023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威马汽车“网络服务停摆”、共享充电宝“好借难还”等上榜
- 《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发布
- 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创指涨2% 电子化学品板块领涨
- 2024年度“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启动
- 国家医保局推出16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
- 山西12315上半年为消费者挽回损失3102.6万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